您的位置 首页 获客 SEO

微信、支付宝为何都在发力“生态搜索”?

今年5月27日,支付宝也宣布,搜索业务重新整合后首次成为独立事业部,由原淘宝搜索产品总监袁怀宾担任搜索业务“一号位”。支付宝搜索的结果目前只是平台内的信息和服务…

本文首发时间:2020.6.16

作者介绍:师天浩,专栏作者、北京五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、互联网分析师,已在多家媒体平台开通专栏;曾在《南方都市报》《计算机应用文摘》《商界评论》《通信信息报》等传统报刊上刊文。

本文图片、观点等均来自“师天浩观察”公众号。

---BEGIN---

微信、支付宝两个超级APP,对国民日常生活的渗透越来越深,曾经“冷寂”的搜索框开始热闹起来。

去年12月11日,微信官方宣布,将微信搜索正式升级为“微信搜一搜”,除了拥有正式的名称之外,用户在这个“框”里输入关键词,可以获得包括公众号、小程序、游戏、百科以及医疗咨询等二十多种信息服务内容。随着微信生态中各类信息和服务的增多,这个“小工具”所呈现出的结果也愈加丰富。

今年5月27日,支付宝也宣布,搜索业务重新整合后首次成为独立事业部,由原淘宝搜索产品总监袁怀宾担任搜索业务“一号位”。相比于微信搜一搜的十几个细分频道,支付宝搜索细分类尚较少,只有“热门”、“小程序”、“生活号”和“资讯”四个频道。经过试用,无论是内容的丰富度、还是搜索结果的数量,相比前者都要差上不少。尤其是“资讯”频道,即使输入“北京”、“上海”、“广州”等热词,也都显示没有相关结果。

微信搜一搜相比百度、神马、360、搜狗、夸克等通用搜索,最大的区别是只抓取平台内及“兄弟”平台的内容,而非通用搜索一样的全网抓取。

现在微信搜一搜上的文字内容结果中,除了公众号,还有ZAKER、知乎、豆瓣等平台内容资源。支付宝搜索的结果目前只是平台内的信息和服务,未来或许也会和优酷、UC、书旗、高德等APP打通。证据就是“资讯”频道,要知道支付宝自始至终也没有资讯业务,未来该频道的内容很可能会来源于大鱼号。

相比通用搜索,天浩认为它们或许是下一代的“生态搜索”。比通用搜索“小”一点,比平台内搜索“大”一点。在超级APP时代以及巨头APP矩阵化的大背景下,生态搜索或是巨头在小程序后又一个重要的发力点。

做生态搜索的目的

对互联网而言,搜索引擎的出现,让用户和信息/服务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对接。

不久前,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1-4月,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479亿GB,同比增长36.6%。1GB究竟有多大呢?我们来做个计算,一篇普通的图文或在几百k上下,抖音、快手上10s左右的短视频大概在几兆、十几兆上下,普通的高清/超高清电影几百兆、几G大小。未经压缩的1080P电影就比较大,小则1、20G,时间长的电影甚至能达到50~70G以上。

站在个人视角来看,互联网拥有着无穷无尽的数据,想要让汪洋的信息为你服务,必须有一个工具给你服务。

在解决人与需求的快速对接方面,各互联网公司主要用两个手段解决。一方面,各个APP利用复杂的、逻辑性强、约定俗成的层级结构,助力用户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所需的信息或服务;一方面,以把内容和服务“标签化”,借力通用搜索引擎或各APP内搜索引擎为等工具,让用户可以主动去找内容。他们可以以输入关键词、语音唤醒等方式,来寻找所“需”。

“生态搜索”的概念比较新,这是移动互联网APP孤岛化效应导致的一种特别产物。我们知道,无论是阿里系、腾讯系、百度系还是字节系,这些老牌或新兴的巨头旗下都拥有数量庞大的超级APP。这些超级APP的封闭属性,导致通用搜索无法实现有效的抓取和呈现。因此又需要一个“特别”的搜索,去实现一个入口“触达”多个APP信息/服务的目的,处在通用搜索和站内搜索之间的生态搜索应运而生。

天浩认为,微信、支付宝及其他可能的后来者们,打造自己的生态搜索是一种必然,其目的主要有三个:

1、满足用户的刚需;超级APP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,天浩认为它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,一是用户规模至少以亿为单位。二是APP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多元,除了内容之外,至少还涵盖人们的衣食住行。一端是海量的用户,一端是海量的服务,如何让供需两端有效的匹配。除了一个清晰明了、简单易上手、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UI层级结构,一个能够“触达”到生态内各个点的搜索也是必须配备的。

PC时代一个大网页即可包含了所有业务,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智能手机在屏幕显示上的天然弱势,无论是BAT还是中小巨头,都选择APP矩阵的布局方式,不同的业务被分割在不同的APP上。当用户在A客户端里使用B客户端的业务,需要再单独下载B客户端。

如果有一个“生态搜索”,就可以在底层打通A、B两个客户端,用户无需另行下载,只要搜一下就能触达到原来只有在B客户端上才能获得的信息或服务,体验自然会大大提升。其实,小程序就是打破APP孤岛效应的一种产物,而生态搜索则可看做是另一个重要的落子。

2、巩固现有的优势;阿里长于电商,腾讯长于社交,字节长于内容。移动互联网尚没有哪家巨头可以全领域通吃,不过在坚守各自长处的领域外,相互之间也一直在尝试渗透。例如,阿里一直没有放弃推出社交APP的梦,微信在电商上的“推陈出新”也从未间断(日前上线主打群购物功能的“群小店”)。字节跳动也从未安分过,从社交的多闪、飞聊,到立足通用搜索的头条搜索,及主打卖货的抖音小店,生态的边界也在不断外扩。

阿里的商业生态圈

各公司所想皆无外乎用户只用我生态内的APP就行,完全不需要“出去”。想要让用户“沉浸”在自己的超级APP里,就要最大化的去满足用户的各种细分的需求,所以支付宝搜索里才会设置一个“资讯”频道。生态搜索的价值,是给予用户主动发现更多信息和服务的入口。即使是移动支付APP,也在考虑去兼容用户资讯方面的需求。

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,在APP内部需求就能够获得大部分满足,就无需跳转到“外站”。搜索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工具,发力生态搜索,也是存量竞争时代的一个有效防守策略。

3、盘活生态的联动;传统的APP内部搜索只是一个小工具,所搜索的内容都是该平台内部的信息或服务。为了实现APP矩阵的打通,最早的是通过互相内嵌的方式实现,间接为后来的“小程序”奠定技术参数和商业逻辑的基础。可这种嵌入式的缺陷也很明显,就是每个部分仍然是相互独立的,你可以通过不同的频道打开某个应用,却无法直接搜索出其内部的内容。

比如说,过去你可以通过微信钱包九宫格触达许多腾讯系“小伙伴”的服务入口。可是在搜索框里,你输入关键词,并不会呈现该“应用”内部的信息和服务。

艾乎seo_seo优化秘籍 外贸仿牌英文seo_艾乎seo

微信搜一搜“iPhone”结果

微信搜一搜中,已经实现了腾讯系APP,及平台内小程序里、部分第三方APP的信息和服务的搜索,比如说你搜“iPhone”排在最前的是来自腾讯新闻的文章,之后才是公众号、朋友圈内容,同时也抓取了“新浪微博”微信小程序里的信息。

无论是PC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,网站内部或APP里的搜索框地位一直很尴尬,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意义并不大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单个网站或APP的内容,并不足以支撑一个搜索生态;二个是彼时的搜索只是提供简单的站内索引服务,提供的服务很有限,大家也就“懒”着用。

超级APP的诞生,以及小程序的蓬勃发展,给予“生态搜索”的诞生创造了条件。首先,过去简单的索引搜索,已经无法处理超级APP内复杂的信息和服务的结果呈现,需要平台去成立专门的业务部或事业部去优化体验。其次艾乎seo,小程序的诞生丰富了超级APP的服务边界,为大平台和中小平台和平共处创造了机会,生态搜索可以最大化发挥小程序带来“暴涨”的信息和服务的价值,进而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。

总之,用户端的需求与小程序带来的生态繁荣,都在催生出一个介于通用搜索与站内搜索之间的“生态搜索”新物种。

二进宫的新条件

PC时代想要做搜索的公司很多,最终能够成功的非常少,包括阿里和腾讯。如今,微信搜一搜和支付宝搜索又“开辟”了一个新的道路,在自己的“地盘”里,它们成功的概率远比过去高多了。

把腾讯的搜索、阿里的雅虎中国称为巨头尝试搜索的第一次失败,那这次微信搜一搜、支付宝搜索的出现就是“二进宫”,它们能成功吗?天浩认为以下几个因素,为生态搜索的成功提供了很关键的条件。

1、移动APP孤岛效应;

说到移动互联网的特点,有个老生常谈的旧词艾乎seo,叫做去中心化。意思是说,由于个APP之间相互割据,移动互联网不会再像PC时代那样,出现搜索中心这样的流量入口。

APP能否像PC时代那样开放,看似是一个行业标准技术问题,其实归根到底是运营理念问题。当淘宝通过屏蔽百度爬虫成就闭环生态后,百度等通用搜索再也无法提供淘宝平台上的信息,使得用户只能打开淘宝网页才能进行购物。
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传统搜索引擎遇到这类难题就变多了,越来越多的APP开始拒绝向搜索引擎开放内容,致使移动搜索呈现着信息不全面、不准确的难题,导致用户的效率和体验不如PC时代。

反过来看,通用搜索不再无所不“爬”,站内搜索内容少、体验差的劣势,也就变相抹平了,为巨头二次入场搜索创造了较好的环境。凭借UC浏览器的优势,神马力压搜狗成移动搜索第二,可见移动互联网时代,APP对搜索引擎的影响力再变大。微信搜一搜、支付宝搜索等,作为超级APP里唯一的搜索引擎,未来的发展也势必也会事半功倍。

2、用户规模;

搜索看似简单,但其实是一个投入成本很高的项目,如果没有足够的用户规模将很难实现盈亏平衡。否则,在PC时代360和搜狗相继挑战百度失利之后,也不会再无人出马。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,巨头们进军搜索,用户规模是它们最大的底气。

近年来,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让移动APP迎来了集体大爆发。2020年5月易观千帆移动App TOP1000榜单显示,月活用户超过亿级的APP达到了44个。其中:腾讯旗下(只含直系,不计入京东、快手等腾讯系企业,下同)的就高达11个,阿里旗下6个,字节跳动为4个。

如果不考虑去重因素,腾讯、阿里和字节跳动的月活用户总数都达到10亿级别。数以亿计的用户规模,是当年PC互联网的几倍。各巨头拥有如此体量的用户,就拥有了“喂养”新搜索的一个必要条件。

3、生态的完备;

可能有人会问,既然生态搜索的价值如此之大,为何以前没看到巨头重视呢?原因其实很简单,不是巨头以前不重视,而是生态尚不完备,还没到大力发展搜索的阶段。十多年的移动互联网各巨头快速布局,传统三巨头BAT与后起之秀的字节跳动等中小巨头,都在不断的扩展生态的边界。

比如说,在社交方面,腾讯拥有微信、QQ,阿里则打造了钉钉和淘宝直播;电商方面阿里既有天猫、淘宝,又收购了网易考拉和打造了淘宝特价版,腾讯也联盟拼多多、京东虎视眈眈,并打造了“群小店”;本地生活方面阿里拥有口碑、饿了么,腾讯同样左手美团、右手生鲜小程序;泛娱乐层面,阿里有阿里文学和优酷,腾讯有腾讯文化和腾讯视频。

诸如此类,虽然各个巨头生态长短板不一,但大体已对用户主流的服务需求实现全覆盖。

4、大数据积累;

2012年发力360搜索时,周鸿祎接受《第一财经周刊》采访时,曾有如此的评价:与百度相比,搜索行业的新手最大的弱点是缺乏大数据基础。百度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可以对搜索算法和模型参数不断调整,已经形成一定技术壁垒。

对于搜索而言,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是必须的,而大数据的积累也是成功的关键。做个假设,就算是百度团队另做一个通用搜索,如果没有现在的大数据作为基础,也很难在短时间将精准度恢复到现在的水平。

现在无论是微信、支付宝,还是其他超级APP,都沉淀了大量的用户的数据在库里。这对于它们发力搜索这件事而言,就拥有了非常关键的一个基础。比如说,微信搜一搜上的公众号文章推荐算法,或就提取了过去大量的公众号社交阅读数据。目前,巨头旗下各自都有为数不少的超级APP,它们沉淀下来的大数据如果整合在一起,会极好的优化搜索体验。

5、供给端的需求;

PC时代做过营销的老人,一定对SEO(搜索引擎优化)有深刻的印象,彼时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流量,无数大大小小的网站,都主动的去适应搜索引擎的“习惯”,通过持续的SEO来优化网站,提高被搜索引擎住抓取的概率和权重。

超级APP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和流量,可在方寸的屏幕之上,留给中小长尾的内容创作者、企业经营者曝光的空间并不大。就以公众号为例,每个行业只有头部的几个大号,能够借力社交链条快速的获取10w+的曝光。大部分公众号文章,能够获得的流量都是及其有限的。对于商业小程序而言,也面临着曝光过低的困境。

声明:立推宝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如发现本网站文章、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kefu@lituibao.com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89-1057-3020

Q Q: 755436989

邮箱: kefu@lituibao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